————初等教育系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日常管理为基础,以迎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重点,以提高效率为手段,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以实习就业为落脚点,加强教学与学生管理的结合,全面推进初等教育系的各项工作。
二、工作要点
(一)围绕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谋划初等教育系的发展
认真学习领会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思路目标和具体要求,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办学理念,谋划“十二五”期间初等教育系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二)以深化教学改革,迎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主题,深入开展迎评促建工作
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评估方案,以“深化教学改革,迎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主题,深入开展迎评促建工作,认真领会评估文件,明确自身责任,加强评估资料建设,继续做好迎接评估的相关准备工作。
(三)以现有办学条件为基础,积极申报拓展新专业或方向
申报拓展新专业或方向是本系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我系将根据学校长远战略发展需要,依托本系及实践基地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师资结构,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实现本系新的专业或方向的突破,同时做好新专业设置调研论证报告。
(四)以促进本系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质量
1、积极探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建立以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标准,推进以“教、学、做”一体化为重点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2、加强学生考勤,严格课堂纪律。要求教师教书育人,并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未来教师作出表率,树立榜样,齐抓共管做好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
3、加强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功能和作用。
4、发挥骨干教师和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中坚力量,继续申报省级、校级精品课程。重点抓好教学法课程、儿童文学、教育类课程等能体现工学结合的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争取与实践基地共同开发与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紧密结合的综合(专业)职业能力实训教材。
5、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校地合作和工学结合,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邀请知名专家、行业能手来校讲学,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专业课教师下小学实践以提高和丰富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实践教学经验。
6、组织教师踊跃参加学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说课比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加强科研工作,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教研、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出高水平学术成果。
(五)以优化师资结构为核心,加强教师外出培训、交流、观摩力度
1、根据教师自身发展需要,继续选派推荐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攻读学位,提升学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依托儿童文学教育研究所,立足实践基地,深入开展研究,引领新教师全方位发展。
(六)以创建优良学风系风建设为抓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努力探索“育人为本”的实施途径,不断提高“育人”质量。把“育人”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管理理念,以学生成才为目标,把教学管理与学生学业管理相结合,以优良的教风带动良好学风,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制定奖励办法,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技能培训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余时间,使学生由“被动学生”改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进优良学风建设;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基本常识的教育。
(七)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
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办学特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掌握社会需求,明确和完善专业方向,增强社会适应性和人才培养特色。加强专业集中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管理。
附件1:
具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