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实践活动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更是学校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践平台。勤工育人,筑梦青春。让知识与汗水共舞,是我们对青春最好的诠释。2024年秋季学期,学校提供约115个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在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平台的同时,有效地缓解了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
勤表于德,厚德载物
勤工助学活动远不止于经济上的补助,更是锤炼学生品德的熔炉。它促进德育课程从“说教”型向“实践”型转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社会道德规范,将抽象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通过参与校园管理服务活动,他们践行爱国爱民、敬业尽责、求索攻坚、自强不息、勤劳节俭等优秀传统美德,懂得感恩与回报,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工表于劳,崇劳健体
勤工俭学是劳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通过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他们亲身体验劳动者的艰辛,明白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感受通过劳动获得成功、赢得尊重的喜悦与兴奋,自觉树立正确劳动观。用劳动创造生活,让青春出彩。这份对劳动的崇尚和尊重,将成为他们未来道路上不畏挑战、勇往直前、超越自我的动力源泉。
助表于情,悦美怡情
在日常勤工助学工作交流中,岗位指导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各级资助政策,培养对党对国家的感激之情、感恩知心,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积极践行“资助+心理”相融合的育人模式,在心理疏导、身心成长、精神品质等方面予以关心,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认知,掌握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这种情感的交流与共鸣,让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他们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
学表于智,启智增慧
让智育融入资助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也是勤工育人工作的重点。在勤工助学实践中,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较为熟练地运用各类办公软件与视频剪辑软件,组织协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也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对于各学院各实训室助理来说,通过协助专业老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有利于他们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专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这些经验和智慧,将成为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助力他们实现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