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系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百年追梦终成真,抓住机遇有作为。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我系将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学校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系部,促进初等教育系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工作目标
1、开展思想讨论、更新观念,明确定位,突出特色。
2、抓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加强督促和检查,完善教学常规,夯实教学的基础。
3、创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规范学生行为,重视养成教育。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设精品专业、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精心打造平台,激励教师向科研型、反思型方面发展,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设有效的机制。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二、主要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开展思想讨论,更新办学理念
1、学习讨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国务院、省、市大力发 展基础教育的有关文件,明确基础教育发展的背景、现状及其未来。
2、组织学习《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明确教学工作评估项目和标准,领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核心”、“以质量为根本”的办学方针。
3、讨论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创新等。明确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适应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教学基本功扎实,教育教学技能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多能一专的专科层次的幼儿园、小学教师。
4、讨论修改制定初等教育系“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我系的办学定位及办学规模。
5、要求老师认真学习小学“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关注课改前沿动态,开展教研,讨论课程改革。
(二)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6、着手进行专业剖析的准备工作。根据评估指标要求结合市场需求,开展专业剖析和改造,明确专业定位与建设方向,确立人才培养标准,凝练专业内涵与特色,为打造特色专业奠定基础。
7、继续落实质量工程建设,积极申报省级精品课程、精品专业、教学名师。不断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努力实现专业的科研转化,以教科研支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8、做好学分制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实施学分制的宣传发动工作,建构学分制的层阶式课程体系,制定学分制条件下教学管理的新模式及学生管理的新方法,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服务。
9、拓宽学生专升本的渠道。积极为三专学生创造条件,通过函授、自学考试、远程教育、专门考试等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学历层次。
10、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抓手,继续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加强教学过程的日常管理,配合校督导室的督查工作,分工到人,职责明确,对教师上课情况、兴趣活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管理。通过教学公开周(第十一周)、集成控制中心、突击检查等形式加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监控督察力度,以稳定扎实的基础工作带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11、加强系部档案室建设,建立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和准确的数据台帐;做好新生质量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活动,为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提供可靠资料。
12、加强实践锻炼。强化技能、基本功训练,发展管理、创新能力。做好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指导、考核工作。各教研室按照系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考核、验收计划把本学期应负责的基本功项目做好安排,制定好训练、考核、验收计划,尤其要针对训练内容和学生实践情况,做好专业技能的训练、指导和考核工作。
13、加强学生见实习、顶岗实习的服务与管理。保证实习安全与措施,保证实习指导与效果,严格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加强06级毕业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指导,确保论文设计按时保质完成。(06级1、2班分散毕业实习16周;07级文科1、2班,07级理科班集中专业实习6周;2010级三专1、2班,08级文科1、2班,08级理科班见习1周)
14、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开展科研的积极性,加强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与实践基地的联系,开展联合研究与合作等活动,开展学术交流讲座活动。做好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等教育系统纵向科研项目的宣传和申报工作,努力争取横向合作课题研究立项。发挥儿童文学教育研究所的科研辐射作用,做好儿童文学的社会化推广,努力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加强闽台文化交流合作联系。
(三)加强师资建设,提升队伍素质
15、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严格按照学校师德建设要求,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思想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品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16、参与制订《幼高专师德师风考核方案和评价标准》,实施《初等教育系年终综合考核方案》,改革评教分数的测算方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7、按照“评建”标准,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层次,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逐步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较强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符合“评建”标准要求的教师队伍 。
18、关注青年教师成长,继续鼓励支持耿淑丽、梁英姿、陈泉泳等老师攻读在职硕士,支持开展专业才艺汇报,为教师搭建自我展示和提升能力的平台。
19、继续争取骨干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对口高访进修名额,继续选派青年教师戴云霞到小学实践基地锻炼、培养,造就“双师型”人才。
(四)推进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系部
20、强化全系老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形成全系老师关心学生工作、支持学生工作、主动做好学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对班主任日常工作的考核,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为学生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1、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梳理工作流程,制定工作标准,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考核,强化学生的日常管理,确保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公共卫生面貌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改观。重视学生仪容仪表的整治,培育学生谦虚有礼、儒雅沉稳的良好的人文素质。
22、坚持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为中心的学生工作思路,将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努力学习、奋发成才上来,要抓住部分学生由于补考不及格而受到学业警示、考试作弊等的教育时机,促使学生自我反思,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素质。
2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社团、各种学术竞赛和专业文化活动;积极创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社团组织,模拟社会实际的运作方式,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兴趣特长和实践锻炼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社会实际,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24、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对一至五年级分别提出了了解与适应、个体与集体、设计与汇报、实践与实习、毕业与就业的教育主题,要求各班围绕这些主题开展行之有效、生动活泼的各项教育活动。同时,我系的素质拓展教育活动将一如既往地进行。另外,我们也要积极配合学校所开展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在不同年级有序开展。我们也鼓励和提倡各班根据自身班级的特点开展各项实践锻炼活动。
25、丰富课余生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文体活动,积极参加第五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26、强调辅导员作用。辅导员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关心学生的生活、工作、学习,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心灵的朋友,生活的大姐。在常规方面抓好,在细节方面抓严,在过程方面抓实,努力形成良好系风。
27、做好系学生会、团总支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加强对日常工作的指导,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引导教育学生干部强化服务意识。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增强他们对党的基本知识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要对那些入党积极分子压担子、给任务,使他们在各项劳动和工作中受到磨练。
28、充分利用我系现有的各种宣传阵地,如公开栏、黑板报、班级小报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输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合格的公民,有用的人才,幸福的个人”。
29、继续做好问题行为学生的教育工作,要防微杜渐,严格学校纪律,减少学生违纪行为,妥善处理学生违纪事件。
30、经常深入学生当中摸底排查安全隐患,适时进行法制教育,做好防火防盗防震及交通安全教育,保证安全稳定,教育学生能妥善应对各种意外事件。
初等教育系
2011-2-15
附件1:
具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