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我院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我院2016级新生综合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我院2016级新生的基本素质状况,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做好我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2016级全体新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电子问卷89份,回收89份回收率100%。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基本信息方面
我院泉州校区2016级共有特殊教育和播音与主持两个专业,其中,男生5人,女生84人。从家庭出身看,城市户口的有41人,占46%,农村户口的有48人,占54%,农村的有28人,占31%。其中独生子女有27人,比例为30.34%,非独生子女达62人,占69.66%。父母职业为工人的新生有21人,占23.5%,职业为农民的有50人,占56.18%,职业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有5人,占6%,职业为干部的有6人,占6%,职业为公务员的有8人,占8%。
从家庭经济情况看,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学生有38人,占42.70%,月收入2000—3000元的有20人,占22.47%。月收入1000—2000元的有31人,占34.83%。
个人特长方面,有体育方面特长的有9人,占10%,文艺方面特长的有15人,占19%,播音传媒与网络方面特长的有5人,占6%,文学方面特长的有11人,占12%,其他方面的有49人,占55%。
从报考意愿上看,基于学校品牌报考我校我院的有5个,占6%,基于专业爱好报考我校我院的有20个,占22.40%,基于就业优势报考我校的有21个,占23.60%,基于技能培养报考我校我院的有7个,占8%,基于地理位置报考我校的有3个,占3%,基于他人推荐报考我院我校的有10个,占11.24%,基于其他因素报考我校我院的有24个,占26.97%。
学生来源主要有两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普通高中生,占56.10%,二是通过对口考试招收的职业高中生,中职生,即参加春季高考入学的,占43.82%。通过高考录取的考生,文化成绩高于高职单招考生;通过高职单招录取的考生,具有扎实的技能,但是文化成绩相对较低。
(二)思想素质方面
学生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向党组织靠拢的愿望。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中均为共青团员。其中,74%的学生很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且这74%的学生中追求共产主义信仰的入党动机者占31%,追求自身利益(有利于就业、能力培养)者占12%,亲戚或朋友的劝告者占6.7%。对于社会时政,67.40%的新生能根据事实本身作出判断,20%的学生听从学校或党组织的立场,12%的学生对时事不关心,也没什么看法。从对身边的人和事的价值观来看,15.7%的同学选择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64%的同学认为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只有2%的同学选择大利大干,小利小干,不利不干,雷锋精神则同学们一致认为是必选项目。在对自己的人生前途问题上64%的新生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只有10%的学生持相对比较悲观的.过一天算一天的人生观。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17%的同学是深恶痛绝的,其中11%的同学表示敢于出面制止和批评,而有51%同学表示看不顺眼也懒得去理,无所谓。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思想教育、素质培养,46%的同学希望组织有关的知识竞赛、演讲、辩论或征文活动,20%的同学选择自学的形式。另外少数同学喜欢定期组织集体学习和听报告,聆听专家、教授、文化名人、成功人士的讲座和希望组织观看有关的电影、电视。调查大学生价值观,绕不开恋爱问题,对此,有 43%的同学赞成大学生恋爱,认为恋爱应该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13%的人表示反对,强调大学应该以学习为重。在学校管理问题上,40%的同学认为学校对学生管理应采取应当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自律方式为主,另外13%的同学认为需要用一定的条例制度、规定等行为规范来实施管理,48%的同学指出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重在教育的方式。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见,我院新生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属于积极、健康、向上的层面,怀抱有理想与追求,对自己的大学生生涯也有所期待与期盼,预期能度过一个美好的大学时光。
(三)生活状况方面
针对现在的大学生的生活,大部分同学有着不错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才比较合理,而且他们也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生活,进而更适应自己,他们觉着生活充满阳光。少数同学有着不太合理的生活,但这些人中有着较好的毅力,他们也渐渐的认识到问题的实质,面对新生我们设计了以下生活方面的问题,得出结果。首先是大学学费的来源上,47%的同学是家庭提供,只有24%的同学是通过勤工俭学获得。根据我们学校实际情况,学生每天的餐费基本上是每餐5到7元。大学生除餐费以外,其余消费上,主要集中在化妆品、娱乐、电子产品等方面,根据开学近几个月的调查情况看,其中有89位同学表示自己花钱太多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有18位同学表示对此无所谓,剩下的同学则认为花钱的问题上没必要计划,心中有数就行,而在全月总支出上,40%的同学在500—800元之间,18%的同学在在800—1000元之间。
在面对新的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上,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适应大学生活,仅有2.35%的同学表示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而少数同学表示能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活的适应涵盖很多方面,根据调查结果看,33.3%同学表示在大学里较难适应的是人际关系,尤其是宿舍关系,58.3%同学表示最难适应的是生活方式。 大学学习与中学的最大不同是授课方式相差大,而且自学能力要求高,这方面有95%的同学选择了赞成。对于生活的宿舍问题,44.94%的同学表示硬件和制度建设最重要,33%的同学则认为环境卫生与管理者敬业态度,16.85%的同学认为大学生要加强自律,少数同学认为环境卫生和管理者的敬业态度需要努力。
(四)心理素质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心理发育比较正常,符合该年龄的心理发展规律。入学适应能力比较强,能够较快的适应大学的环境。80%以上的同学在与舍友相处过程中,关系融洽,互帮互助。超过一半的同学能够比较积极主动的与老师沟通。但是进入大学后对自己的学习和未来比较迷茫的有50%,比例较高。大部分的同学认为很有很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见,作为95后的大学生很注重自身的心理建设,希望得到学校的指导。
(五)大学生涯规划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有28%的学生觉得为三年大学生活定个计划很有必要,53%同学认为无所谓或者没必要。现阶段目前学生希望更深一步了解的问题有主要有校规校纪占24%,奖学金占8%,进一步深造的有47%,勤工助学占12%,就业占7%,其余占2%。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个人、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是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以及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积累经验。而同学们最想从大学里学到的依次是综合能力,达到48%,其次是专业技能,达34%,再次是实用技能、社会交往知识。从职业规划角度的调查结果看,选择未来工作的标准是有挑战性,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的有51个人,收入高,福利好的占27人,社会贡献大的有10人,安定的占1%。从职业道德层面上看,认为培养职业道德应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养对职业的热爱和提高个人修养,而改善社会环境与制定责任规范则占比很低。打算在大学毕业后立刻进入社会就业的占54%,自主创业者仅有16人,占19%,专升本的人数12人,占13%,出国的占15%。
四、建议
第一,引导大学生树立争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是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稳定的重要阶段。因此作为学校和学院,要注重开展相关的讲座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加以引导,促进学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适应期的人际关系与生活方式教育对适应不良的学生予以指导和针对性地帮助。
第三,加强学生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对后进学生提供帮助对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学习内容。
第四,加强大学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对学生开展专业座谈会,让他们对所学专业的特点、课程、前景和就业有一个初步了解,以便于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