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专业建设  专业研究所  教育科研  招生就业  党建工作  学生活动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初等教育系小学教育专业2015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2017-09-15 15:27 初等教育学院    (点击: )

初等教育系小学教育专业2015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为了充分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我系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2015届毕业时就业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

我系2015届毕业生共87人,面向全省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学历大专,其中初等教育专业43人,初等教育(心理健康方向)专业44人。据此次调查显示,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其中考上正式编制的19人,占21.8%;继续升学的19人,占21.8%;参加三支一扶的1人,占1.1%;在民办或公立学校担任合同教师的48人,占55.3%

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是先就业后择业。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学生希望继续学习,尤其心理健康方向的学生升学热情及升学率最高。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59.77%。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提供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二是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

  三、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分析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为“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

四、存在问题分析

1.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2.学生专业知识面较窄,教育理论科研水平偏低。用人单位强调,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强,小学教师不仅仅注重会教,也越来越重视理论水平、科研能力;不仅仅重视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专多能。

五、启示与建议

1.进一步实现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需要我们更深入的研究和改进。

2.加强学习,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把教育理论科研水平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科研技能,为今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3.借助技能大赛、基本功考核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锻炼途径,力求学生在专业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时,发展一至两项其他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   邮编:362000   版权所有:2003网站太阳集团(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
电话:0595-22391961(秘书办公室) 0595-28126517(辅导员办公室)
扫描关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