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日,在系主任林纯纯的带领下,系副主任杨一鸿老师和美术教研室主任何永超老师的指导下,艺术教育系辅导员黄闽丽老师、教学秘书赵秋爽老师的精心安排组织下,17名成员一行来到永春寻访泉州民间艺术——纸织画。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团队互助精神,为进一步明确艺术实践的目的性,要求每位学生在现场认真做笔记,并利用暑假期间自行制作完成一幅纸织画,开学初在东海新校区2003网站太阳集团办“闽台乡土工艺美术实践活动作品汇报展”,为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实践任务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组队成员情况:
本次参加的学生成员由艺术系闽台乡土工艺美术研究社团挑选的12名同学组成。项目指导老师是我系闽台乡土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教授何永超老师,项目责任人是我系团总支书记黄闽丽老师,参加实践的学生有06美术教育班:黄素玉、吴冰冰、杨丽娜、柯绵绵、黄丽萍、尤婷婷;06艺术(学前方向)班:孙小云、孙珍雅、吴倩倩、张彩慧;08美术教育班:李洪梅;07艺术(学前方向)班:施满琴。
二、实践前期的准备情况:
(一)了解纸织画相关背景
1.纸织画历史特色
纸织画起源于福建永春的民间传统工艺,是用手工编织纸丝而成的艺术品。永春纸织画创始至今已有1000多年。早在隋末唐初,宫廷艺术与民间编织相结合,诞生了永春纸织画。纸织画近看纸痕交织,好像一个又一个有规律的色块。远看就像是有一层薄薄的纱覆盖在上面,如同仙境,若隐若现。这正是永春纸织画独特的视觉效果:“是真非真画非画,经纬既见分纵横”。
(二)林志恩先生简介
林志恩老先生,永春县五里街华岩社区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永春纸织画研究会副会长,从事美术教学和文艺创作,曾获永春县首批“优秀拔尖人才”称号。 1962年艺师毕业后,次年拜黄永源先生为师,学习传统纸织画制作,遵照先生“继承传统、古为今用,绘画为本、创新发展”的方向,把所学的西洋画素描、色光变化技法,应用到纸织画中去,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纸织画新风格,代表作有《泉州十八景》和《百幅毛泽东》。他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研究新课题,开发新产品,到苏州参观双面刺绣和缂丝画后,根据纸丝的特点,首创双面纸织画,代表作有《双面双猫》、《双面四季花鸟屏风》等,其中十多件被福建省博物院收藏。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良传统卧式编织为竖式编织,手足并用,提高密植度,提高效率。此外,纸织画论文入选全国民间艺术学术研讨会,应邀作大会发言,填补了纸织画理论的空白。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实践,编写《纸织画研究》书稿二十万多字。其中,《技法》部分,可作乡土教材。
2. 招募成员,立项组队
六月底,我系团总支与乡土民间艺术研究社何永超老师共同拟定成员标准,立项申请组队前往永春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前期,系团总支向社团成员发出招募通知,经过公平、公开、公正地筛选,结合社团成员平时表现,最后确定12名社团成员参加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按照院团委的相关文件要求,签署自身安全责任书和立项资助承诺书。
3. 安排行程,确定目标
经过校团委的批示,同意我系团总支成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系团总支在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组织筹划了活动方案,并且为每个成员设计了学之有效的目标:1、集中组织活动:了解永春纸织画的制作工具材料、方法与工艺制作流程。2、分散到各地(家乡):了解与学习其它各种民间乡土工艺美术的制作方法。3、集中反馈,筹备作品展,开展交流心得活动。
三、实践过程
2010年7月3日,我们来到真武工艺美术厂,与纸织画研究会副会长林志恩老先生亲密接触。
首先,林老先生向同学们介绍了纸织画的历史,并带着我们进入工作室,详细解说纸织画制作过程,包括五大工序:1.绘画:纸织画的绘画与国画一般无二,但是为了在编织后仍然保持作品的色泽,颜色通常要比国画更为浓重。2.裁剪:把绘好的图画进行分割,为下一步的编织作准备,把一张画好的画折叠起来,然后用裁纸刀和尺进行裁割,制成经线。3.编织:将事先裁好的白色纸条有规则地穿插在裁好的画中。这也就是纸织画能够产生朦胧效果的关键所在。4.填色:这步不是必须的,人物和鸟兽图才需要。5装裱:与其他书画艺术品的裱褙方法是同样的,让纸织画便于保存,而且看起来也会更加精美。
其次,林老先生谈起他学习纸织画的历史。林老先生从艺术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而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是与永春纸织画大师黄永源结缘。他未满20岁时,永春每年都2003网站太阳集团办画展,平时不仅喜欢绘画,也爱刻纸,于是就把平时刻好的作品拿去参展,意外地受到了黄永源的垂青,并希望他学习纸织画。自此,他边教学边学习纸织画。后来,他将所学的西洋画素描、色光变化技法,应用到纸织画中去,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纸织画新风格,并首创双面纸织画,代表作有《双面双猫》、《百幅毛泽东》等。纸织画的巧夺天工,令我们都不得不佩服起林老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四、后期的工作
暑假期间,密切联系参加实践活动的12名成员,了解其暑期实践的具体情况,与成员采用网络方式交流学习民间艺术的思想状况,为成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鼓励成员不断加强专业精神,在民间艺术的学习上有更大的收获;暑假即将结束时,密切跟踪艺术作品进度,督促成员及时完成暑期实践任务,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便开学初艺术作品展的顺利进行。
五、实践成果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有10份纸织画作品产生,有儿童画、水墨画、书法等作为背景图案;其中有1分竹芭蕉扇作品,属于学生自行到家乡探访民间艺人学习而成。团队经过讨论,组织,策划,初步定于9月中旬开展作品展,并进行心得交流。
六、心得:
由闽台乡土工艺美术研究社指导老师何永超带队,由学生社团组成的永春纸织画考察活动获得比较大的成功,心得和成果都收获颇多。
项目指导老师撰写了实践调查报告《永春纸织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学生不仅拓宽了视野,还学习了永春纸织画的制作过程,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实践,制作出自己的民间艺术作品;学生社团的能力大大提升,凝聚力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本次探访民间艺术暑期社会实践意义重大,为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和创作能力搭建更宽阔的平台。我们相信师生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加深对社会艺术的了解,使得艺术系的学习资源也更加丰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