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制度化开展,总结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经验,促进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长才干,公共教学部拟2003网站太阳集团办2010年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征集和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本学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10级三专以及五专各年级各系学生。
二、成果形式与组织指导:
在本学期开展的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基础上,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提交一份1200——1500字左右的社会实践成果,具体形式:
实践成果形式: 组织与指导
1、社会调查报告 选题立项、组织指导工作由各班任课思政老师负责
2、“道德论坛”小论文 选题立项、组织指导工作由各班任课思政老师负责
3、大学生涯与人生规划 个人自主参加、学生工作处、辅导员参与指导
4、主旋律影视观感笔谈 个人自主参加
5、公益活动总结心得(志愿服务) 个人自主参加
三、内容要求:
要求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过程。实践成果要能体现同学对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受;体现同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思考;体现同学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创见;体现同学关注个人发展、志愿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同时要求同学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实践活动,实践成果必须亲自撰写,不得抄袭。
论文要求语言流畅,观点鲜明,主题突出,说理充分,论证有力。
调查报告要求建立在问卷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材料确实,层次分明。
影视观感要求突出主旋律。阐发个人的启迪和感受,感悟真切,情理交融。
各种题材参考目录附后。
四、格式要求:首页注明系别、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等信息。凡引用报刊资料及当地提供的统计材料(含改写)应在文尾注明出处。
四、成果缴交:本次活动将对参评成果进行评奖和汇编。11月15日前将纸质材料交由各班任课老师进行初评。初评入围者须提交电子稿,由各班思政课教师收集,11月30日前公共教学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复评。
公共教学部
2010-10-3
附:社会调查报告参考选题: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
当代大学生服务农村意识与就业倾向的调查
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
大学生文化消费状况调查
当前大学生服务社区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爱情观调查研究
大学生权利意识的调查
当代大学生对共同理想的认同状况调查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特点研究
城市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
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研究
社会公德现状调查
家乡(城市、生活等)六十年变迁调研
大学生网络生活道德调研
闽台两岸“五缘”关系研究
当地中小学及幼儿园师德状况调查
当地农民、居民环保意识的调查
“道德论坛”小论文参考选题:
道德与大学生成才
网络道德之我见
教师道德楷模的启示
论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功用
职业道德与职业成就
正当防卫浅析
我的幸福观
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我看大学生社交礼仪
主旋律影视参考目录:
离开雷锋的日子
冯志远
高考1979
建国大业
孟二冬
东京大审判
我的1919
士兵武文斌
我的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