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基础教学部创建于2005年6月,下设公共体育(含军事理论)、计算机及自然与人文科学3个教研室。主要承担全校学生公共体育、军事理论、大学信息技术、劳动教育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同时还开设有面向全校的提高学生素质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公共选修课,负责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校运会等大型体育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公共基础教学部拥有一支专业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他们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不断探索高职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现有教职员工43人,其中,专职教师28人。教授1人,副高22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8人,硕士学位2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4人);骨干教师5人;双师型或具有双师素质教师26人;获得全国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保育员、家政服务员、育婴师)5人。
公共基础教学部教学团队近三年来共发表专业论文100多篇。其中,本科学报(核心期刊)15篇;专著1部,主编教材4部,参编教材5部;共主持和参与市级以上课题26项,其中已结题的厅局级18项,市级5项;专利1项:陈争老师设计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物理教学用凸透镜组合教具》已授权使用。近三年,教师在市级以上各种比赛中获得35人次以上,教师指导学生在啦啦操、武术、健身气功、田径等省级及以上比赛中屡获佳绩。其中,2017年获得全国传统武术大赛太极拳金奖(第一名)、2017-2018年全国啦啦操联赛(石狮站)青年组双人街舞自选动作第一名、2018年获得福建省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丙组一等奖以及武术、游泳多项第一名。
公共基础教学部这支充满朝气的团队,将会继承团结向上,不畏艰难,爱岗敬业,将教书育人的传统发展和传承下去,为2003网站太阳集团更辉煌的明天增光添彩。
公共体育教研室
公共体育教研室承担着全校的体育工作,如体育课教学、早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队训练、校内外体育竞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教职工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和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等。现有教职员工17人,专职教师16人,教辅人员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助教6人。
师资队伍有着厚实的专业基础:2008年1月公共体育课程就荣获校级精品课程,2011年获得校级体育教学团队。教师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优秀体育教师”,多人多次被评为校级及以上“优秀教师”和“先进个人”。体育教师先后主持省教育厅课题10项,市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9项,发表11篇本科学报论文、CN刊物论文50余篇,校刊论文21篇,主编参编教材6项。论文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公共体育教研室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校各专业学生体育教学任务。公共体育课主要包括田径、篮球、排球、武术、体操等项目,体育选项课主要包括篮球、气排球、足球、啦啦操、普拉提、瑜伽、武术、乒乓球、跆拳道、街舞、羽毛球等项目。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坚持每年开展田径、篮球、阳光体育长跑月、万米长跑接力赛、早操、拔河、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项目的学生竞赛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注重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每年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在课余训练方面,各代表队在全国体育赛事中,荣获冠军和一等奖18项,亚军和二等奖11项,第三名和三等奖15项;在省级的体育、军事赛事中,荣获27项冠军,33项亚军,14项季军,荣获团体冠军和一等奖4项,团体亚军和二等奖2项,团体季军和三等奖9项,取得优异的成绩。
公共体育教研室全体教职员工将继续发扬“厚积薄发,爱拼敢赢”的光荣传统,凝聚团队合力,全面提升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蓬勃发展,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而努力奋斗。

计算机教研室
计算机教研室主要负责全校的《大学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机器人编程》《少儿编程》《图像设计与制作--photoshop》《动画设计与制作--FLASH》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现有专职教师9人、兼职教师3人,其中副教授5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5人;助教1人;教师队伍中硕士学历6人,2位教师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1位教师获得Macromedia国际认证“多媒体设计师”资格。
计算机教研室根据学科特点,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实用性为向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教学的基础性,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与幼儿园、小学多媒体教学需要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正确的网络价值观。组织开展设计与制作电子板报、电子幻灯、多媒体课件等活动,检验教学成果,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计算机教研室是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凝聚力强、充满朝气的师资队伍,荣获校极“教育技术教学团队”称号,教学团队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组织开展福建省省厅级课题《美丽乡村背景下永春县web地图旅游查询系统研究》、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微格教学互评工具的设计与开发》《教学日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思维导图在高专师范生计算机公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学前教育师资信息技术整合方案》、科技项目《高校学生指纹考勤系统研究科技项目》等课题研究,还发表《基于claroline的网络教学系统研究》《基于spss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效果分析》等论文。
随着学校的发展,计算机教研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全体教师将着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重视技能课程的学以致用,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使教学、科研水平更上一层楼。

自然与人文科学教研室
自然与人文科学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2人,兼任教师10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9人,讲师2人;专业硕士1人,教育硕士3人。本教研室主要承担着全校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小学科学教学法》《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育婴师》《书法》《中外教育思想史》等课程及一些相关学科选修课的教学工作。
自然与人文科学教研室秉承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同发展、情感与态度共培养”的教育理念,全体教师与时俱进、不断进取、追求卓越、勇于探索。几年来,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60多篇论文;主持了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21项;编著了《婴儿教养指导手册》、《地理》、《科学基础》等教材;积极参加各种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研讨和课堂教学观摩比赛,多人次获得优异成绩。积极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实践活动。科技小论文,科技小制作、科学活动方案设计、水仙花雕刻、厨艺大比拼、文理综合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自然与人文科学教研室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精神,在学校从外延拓展到内涵提升的全面转型过程中,着力思考课程定位、课程性质、课程知识模块、课程专业研究的前沿,力争向每一堂课要质量,让学生在成才道路上继续努力并持续获得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