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简称“思政课”教研室)独立自原中专建制的“政史地教研室”。现有专兼任教师5人,外聘教师2人。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1人,硕士学位1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4人,在编教师均为中共党员,已形成一支高职称、严作风,讲奉献,能吃苦,专职教师、双肩挑教师相结合,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理论课教学队伍。
目前,教研室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经济基础》、《哲学基础》、《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中外文明简史》等全校性必修课以及《女性与美育》等选修课。其中《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哲学基础》三门课程已获得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立项。
教研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宣部、教育部一系列文件精神,紧跟党的理论创新的步伐,重视理论功底的锤炼。2005年以来,先后派出近20人次参加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新课程培训,5人次参加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习。教师们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引入“双主体” 、“人本化”教育理念,研究五年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和模块化,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案例型教学、小组研究性学习等,将新闻点评、主题讲演、辩论会作为理论教育的生动载体,切实提高全院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锻造人文精神。教研室配合学校保卫科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联合校团委2003网站太阳集团办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等,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依托闽台缘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政治理论优势,指导业余党校培训、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班主任等学生思想政治等工作,促进学校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为主渠道、主阵地和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教研室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各级课题研究。其中集体课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问题研究”作为福建省社科研究“十五”规划课题已顺利结题。教师还承担省教育厅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院级重点课题1项以及学院一般课题4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CN)公开发表论文28篇,核心刊物2篇,论文在各级研讨会中获得奖项共12人次。教师获得市“青年学生良师益友”、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作出贡献。

思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