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蓉
籍贯:福建晋江
毕业学校: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任教学校:菲律宾邦邦牙省仙彬兰洛新生小学
人生格言:经历就是体验,经历就是积淀。没有体验就没有生存的质量;没有积淀,就没有生存的智慧。
在菲律宾支教的日子快要结束了,回首这十个月里,我褪去了象牙塔中的青涩稚嫩,变成一个自信自若的老师,这段日子,无论是我自己的思想、做人处事的方式还是我的教学工作,都有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这十个月里,我学会了许多事,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 “看”。初到异国他乡,为人处世该是保持低调,所以我能做的应该做的事就是先看,观察并从中学习。
菲律宾是全球第三大英语国家,英语在当地普及至男女老少,商人、公司职员、教师、学生等各个职业,甚至连市场的小贩都能用英语交流。不过当地人的英语水平良莠不齐,口音也不是那么地道啦!他们的“T”和“D”的音发得比较模糊,乍一听感觉没什么分别;音标“e”的音也直接发成“a”的音。刚到菲律宾的时候与他们交流会比较困难,所以你经常得靠观察他们的表情、肢体语言来猜测他们说的是什么。当然观察并不只是观察这些了,还得注意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当地的人普遍是早睡早起,一般晚上九点半左右就休息了,所以,如果在国内习惯晚休息的志愿者老师,来到这边可得注意了!还有另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菲律宾人非常注重个人形象,女士上班或出席宴会化妆是基本的礼貌。我所在的华校,教师学生都需穿统一制服。
二: “听”,要听得懂别人说的话;懂得听该听的话;得听懂没有说出来的话。与人相处,“听”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1:听得懂别人说的话
这里就以如何听得懂学生的话为例吧,我教授的学生都是低年级的孩子,小小班、幼二班和一年级。要如何倾听这些小朋友的话呢?首先一定要耐心,我所在华校的学生百分之九十是菲律宾人,华人只占百分之十,而且大部分都讲tagalog和闽南话。孩子们不懂你的语言,可是却非常喜欢你这个远道而来的外教老师,当他们主动与你交谈的时候听不懂怎么办呢?记住千万不能退却了或不了了之,可以请当地的老师帮你做翻译,或者适当的学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可以大大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至于要如何请当地老师帮你的忙,如何处理与当地老师的关系,这又是另外一门学问了,得靠志愿者们好好摸索。
2:懂得听该听的话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需要学的事情很多,需要改进的事情也很多,当有人向我们提出合理建议的时候,感激他吧!初入职场,如何为人处世并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的,“懂得听该听的话”,这“该听的话”是哪些话?在这里我总结了几点:①:当面的批评应该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②:别人对自己的合理建议 ③: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与独到之见。
3:听得懂没有说出来的话
我所在华校的董事大部分都是六十几岁的伯伯婶婶了。对于我们这两个初来乍到的小姑娘,自然是疼爱有加,把我们当自家女儿那样疼爱。初出茅庐的我们有时难免会犯错误,董事们也舍不得责怪我们,只有蜻蜓点水般的有意无意的提出那么一两句话。这时候切记把那“一两句话”放在心上,揣摩揣摩意思,要听得懂没有说出来的那些话。
三:“说”。这里我把“说”与“想”连在一起,只身处于异国他乡,文化传统不一样,每说一句话做一件事必须先考虑清楚,说这句话做这件事是否合适,从各个角度思考!
1:如何与学生交流。
考虑到我教授的班级都是低年级的孩子,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决定了使用中文来与他们交流,强迫他们听中文,从而达到说中文的目的。效果起初并不明显,大都是我一个人在自导自演,一些淘气的孩子听不懂你的话也就各玩各的了。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式。我将教室的椅子排成一个圈,自己也与学生坐在一起(可将淘气的孩子安排坐在自己身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许多游戏,还将要教学的词汇句型改编成绕口令、歌谣,菲律宾的孩子本来就喜欢唱歌,用这种方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在说话的时候语音语调、表情和肢体语言可以夸张一点,搞怪一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经过这近十个月的学习,我的学生们现在已经可以流利的和我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对话了。
2:如何与同事和上司交流
在这里,我的同事大部分是菲律宾人,在同他们交谈中可以听出他们言语间对迅速发展的中国所抱有的向慕,与他们交往时,切记不要有优越感,要处于平等的地位,发挥志愿者的友谊精神!当然,在与同事和上司的交往过程中懂得使用适当的言辞,也并非易事。我认为在与不同身份人说话的时候要懂得转换自己的角色和说话的方式态度。我们与同事、上司或是学生家长的距离该是多少?这个度,得靠自己把握!
以下是我认为在说话中该注意的几点:
①:少说“不过”,请说“而且”
2003网站太阳集团个例子,你很认可一位同事的想法,你可能会说:“这个想法很好,不过你最好还是……”这样子一说,这种认可就大打折扣了。你完全可以换种方式,比如说:“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而且,如果在这里再稍微改动一下的话,也许会更好……”
②少说“错”,请说“不对”
一位同事工作上犯了错误,挨了上司的批。你知道是他犯了错误,于是你对他说:“这件事情就是你的错,你必须承担责任。”这样一来,只会惹得同事厌烦。最好态度温和一点,表达方式委婉一点,比如说:“你这样做的确是有不对的地方,你最好能够为此承担责任。”
③别说“本来……”
古云“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无论是成功抑或失败,发生过的都属于过去。对于犯过的错误,重要的是立即弥补,而不是用“本来……”作无谓的假设。
④别说“几天左右”,请说“**天”
当上司问你何时可以完成工作的时候,请回复一个准确的日期,不要什么几天左右,几点左右,这会给上司留下不好的印象,觉得你的工作态度并是不那么可靠。
以上便是我这十个月来所收获的经验,希望对新的志愿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