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处
 网站首页  新闻公告  管理制度  应急预案  安全知识  岗位职责  警示案例  普法教育 
消防宣传
 安全知识 
值班安排
尚无内容。
校园应急求助点

东海校区24小时值班电话:18016705110
永春校区24小时值班电话:18159173730
东海校区值班电话:0595-22760110
永春校区值班电话:0595-23882737
后渚海防派出所: 0595-22909110
永春桃城派出所:0595-23882183
公安:110
交通事故:122
火警:119
急救:120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安全知识 > 正文
 
大学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指南
2024-06-05 11:02     (点击: )

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地震活动频繁的台湾地区相邻,且多次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得省内断裂构造复杂,形式多样,需高度重视并采取适当的防灾减灾措施。在灾害性地震和有感地震中,有时出现由于避险不当造成伤亡的现象,如何避免因躲避位置不当,惊逃室外途中被砸、跳楼以及实验室操作不当等造成的伤亡,与学校学生和教职工是否具有防震减灾意识、具备科学应急避险和疏散的技能密不可分,而这些都是以学校日常开展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为基础。

1.编制目的

制定本指南目的是促进大学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保障迅速有序地进行震时避险和震后疏散,最大限度地保护大学学生和教职工的生命安全。高校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并配备相关专业实验室。结合大学学生和教职工接受能力强、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特点,并融合历史地震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本指南。

2.震前准备

2.1地震应急疏散预案

地震应急疏散预案可单独制定,地震应急疏散前根据各所学校的环境场景制定地震应急预案,主要包括的内容:

(1)学校基本情况。包括学校性质、隶属关系、教职工、学生人数,学校建(构)筑物类型及数量,抗震设防标准,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校内危险品分布情况,疏散通道,疏散应急避难场地情况,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及次生灾害风险点等。

(2)地震应急疏散的责任制

包括学校校长、校管理层干部、各学院管理层干部、教职工地震应急疏散工作责任及责任人,应急指挥组织及职责,地震应急疏散时各自的岗位、工作内容、操作流程,教职工工作范围内安全工作“一岗双责”(重点是地震时在岗、在校的教职工)等安全职责。

(3)地震应急演练震时避险及疏散方案

根据学校特点、可能产生灾害的情景、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及风险点、房屋的抗震性能和震时学生所处地点的实际情况制定避险及疏散方案。避险方案内容包括不同环境下的避险方法与要求等,疏散方案包括疏散计划、疏散路线、疏散顺序、疏散方式和时机、疏散警报等。

(4)保障措施

包括应急知识教育与演练,教职工及大学生应急处置能力培训,疏散通道与疏散场地准备(如疏散通道和场所应设立醒目的标志和路线标识),通讯、广播、照明等物资准备,意外情况处置措施(如有学生和教职工被压埋或重伤,有较严重的火灾、实验室的化学物品泄漏等)等。

(5)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地震避险及疏散预案,修订间隔宜不超过5年。

2.2地震避险知识教育

(1)地震基本常识及地震灾害现象及规律,地震预警原理与警报信号、震时应急避险及震后疏散方法等。

(2)地震避险知识教育宜采用下列形式:

课堂教学。可在大学课程中开设相关专题课堂、选修教学或纳入新生入学安全课堂教学中。

课外活动。包括:学校官网定期宣传,开办地震应急避险科普讲座、展览,观看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相关影像,网上作业、虚拟互动,2003网站太阳集团办地震避险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等。

体验活动。开展地震避险、应急疏散演练、地震时自救与互救,在相关培训基地、体验场馆等进行地震避险体验活动。

3.震时避险

3.1大学学生和教职工在震时避险应遵从下列要求:按预案快速行动并加强现场指挥控制;不整队但顺次有序,快速行走但不狂奔;室内避开悬挂物,室外避开装饰物、玻璃幕墙和围墙。

3.2大学学生和教职工在震时避险应遵从原则:因地制宜、果断、有序。

3.3大学学生和教职工在震时避险应知应会内容:躲避地点选择和科学避险姿势、疏散方式和如何应对突发摔倒,以及大学校园特殊场景地点相关避险知识。在楼房内的学生宜就近躲避。

3.4地震避险演练方案不同情景避险要点:应结合大学学生和教职工学习、生活的特点,分为上课期间、无课期间、实验室、夜间等情景。

在教学楼地震时避险要点:发生地震后,离门近的学生和教职工第一时间打开教室大门,除在一楼上课的学生和教职工外。在教学楼内的学生和教职工要躲避在承重墙墙根、墙角和书桌下,远离窗户、讲台、投影仪和广角话筒等悬挂于天花板的活动性设备,要采用正确的躲避姿势——伏地、遮挡(头部)、手抓牢。

在图书馆震时避险要点:发生地震后,图书馆内在岗负责老师应立即停止手中工作,保持镇静,广播通知在场学生和教职工不要慌乱,就近避险。在图书馆的学生和教职工要躲避在承重墙角和书桌下,远离书架以防书架上大量书籍砸落,在书桌和承重墙角、墙根蜷紧身体,采用正确的躲避姿势——伏地、遮挡(头部)、手抓牢。

在宿舍楼震时避险要点:发生地震后,宿舍楼管第一时间打开宿舍大门,学生及教职工不能因为惊慌而跳楼逃生。除在一、二楼的学生和教职工外,在宿舍内的学生和教职工要躲避在承重墙墙根、墙角和书桌下,远离窗户,要采用正确的躲避姿势—伏地、遮挡(头部)、手抓牢。

在食堂震时避险要点:食堂是大学人员最为集中的场所之一,其特点是用火、用电、用油、用气量大,发生次生灾害可能性大;就餐人员和就餐时间相对集中,人员基数大,发生地震后,人员疏散逃生难度大。发生地震时,正在烹饪的职工或者离烹饪区较近的职工应立刻关闭用气,让油远离火源。除一、二楼学生和教职工外,在食堂内的学生和教职工要躲避在承重墙墙根、墙角和餐桌下,远离窗户和桌面滚烫食物,要采用正确的躲避姿势——伏地、遮挡(头部)、手抓牢。

在高校实验室震时避险要点:实验室是拥有较多危险品的地方,危险品包含了高危化学品、易燃易爆气体及放射性物质等危险品造成的次生灾害较为严重,影响范围较广,发生地震时应重点处理。发生地震时管理危险品在岗人员应及时关闭易燃易爆气体气路,以及放射性物质外防护设施。在实验室内除一、二楼学生和教职工外的所有学生和教职工要躲避在承重墙墙根、墙角和实验台下,远离窗户和危险品,要采用正确的躲避姿势——伏地、遮挡(头部)、手抓牢。

4.震后疏散

4.1当强烈震感、特强震感地震停止后,学校启动地震避险预案,发出疏散通知或警报。

4.2接到疏散通知或警报后,在岗教职工在规定位置用疏导用语引导教职工及学生按疏散方案规定的疏散路线和流程到达指定的疏散场地。

4.3疏散的基本方法:

(1)错开时间,分楼层逐次下楼,不能坐电梯;

(2)室内前排走前门,后排走后门,不整队,顺次有序

(3)快步过楼梯,快速行走,保持安静,不应奔跑。

4.4疏散应遵从下列要求:

(1)安排在岗教职工负责维持秩序,在楼梯、拐弯处、楼门口等危险地段要有教职工值守引导学生疏散,防止拥挤踩踏;

(2)疏散场地安排教职工及医疗保障值守,按照预案划分的区域安置学生及教职工;

(3)到达疏散场地后,应查看学生和教职工有无受伤情况,并进行现场处置;

(4)疏散后对建筑物采取临时封闭措施,防止学生及教职工擅自进入;

(5)在疏散场地内滞留超过1小时的疏散,可安排开展地震知识、灾害心理调节、安全等宣传教育活动;

(6)超过1天的疏散,大学应统一安排食宿及医疗保障。


(来源:《福建省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及实操范例(第一版)》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 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 福建省地震局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中国安全教育网 中国安全生产网  泉州市公安局 泉州市应急管理局  中国禁毒展览馆

版权所有: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保卫处   邮编:362000    地址:2003网站太阳集团B203、B204       电话:0595-28980182     0595-22391976